在O2O(线上到线下)商业模式蓬勃发展的今天,外卖、家政、按摩等各类服务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然而,作为深耕O2O软件开发多年的专业团队,我们发现大部分创业者对“ICP备案”和“ICP许可证”傻傻分不清。但事实上,这两项资质是APP合法运营的必备资质,缺失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平台被强制关停或面临法律风险。这里就讲清楚ICP备案和ICP许可证!
一、ICP备案:
1、哪些平台需要备案?
所有在中国大陆境内上线的互联网服务,包括但不限于:
APP/小程序:无论服务类型(外卖、家政、工具类等),只要面向公众开放,均需备案;
网站/快应用:即使仅作为APP的辅助入口,也必须完成备案;
跨境服务:即使主体公司注册在境外,若服务对象为中国大陆用户,仍需通过境内代理机构完成备案。
2、如何办理ICP备案?
(1)准备材料:
基础材料:公司营业执照、法人身份证、服务器/域名购买凭证(域名需先完成实名认证);
特殊材料:若涉及新闻、医疗等特殊行业,需额外提供行业主管部门的前置审批文件。
(2)办理流程:
服务商初审:在阿里云、腾讯云等服务器服务商平台提交材料,平台会进行格式审核(1个工作日);
管局终审:初审通过后,服务商将材料提交至公司注册地的通信管理局,管局审核周期通常为3-7个工作日;
短信验证:审核通过后,备案联系人手机会收到验证短信,需在1日内登录指定网站完成验证,否则备案将失效。
3、小程序备案的特殊性
与APP/网站不同,小程序备案无需域名和服务器,但需在微信/支付宝等平台的管理后台提交以下材料:
公司主体信息(营业执照扫描件);
法人及管理员身份证信息;
小程序名称及服务类目(需与实际功能一致,如“家政服务”需勾选“生活服务-家政”类目)。
二、ICP许可证:
1、哪些平台需要办理ICP许可证?
当平台存在在线销售、会员费、订阅费、道具费、广告收益等收费项目的一般需要ICP许可证,如外卖平台、游戏平台、音乐平台、视频平台等等,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场景均有涉及到,所以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里ICP许可证是办理最多的。
2、ICP许可证与EDI证的区别
在O2O领域,另一个容易混淆的资质是EDI证,是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一种业务类型,属于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B21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。ICP证与EDI证的核心区别在于:
ICP证(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):针对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“信息服务”的经营活动,例如图文、音视频、在线咨询等内容的发布与交互。典型应用包括付费阅读网站、在线视频平台、广告投放平台等。
EDI证(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许可证):属于增值电信业务,专指通过互联网提供“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”服务,核心是促成多方用户的在线交易。典型应用包括电商平台、外卖平台平台、金融数据交易所等平台。
例如:
自营外卖平台(如仅销售自有品牌餐品):只需ICP许可证;
聚合外卖平台(如入驻第三方商家):需同时办理ICP许可证和EDI证。
3、如何办理ICP许可证?
办理条件:
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(认缴即可);
经营范围需包含“互联网信息服务”或“增值电信业务”;
有必要的技术人员和场地(如3名以上社保缴纳记录的员工);
由于,ICP许可证由公司注册地所在的省通信管理局相关部门审批发放,所以,全国各省的办理条件、流程、收费等情况不一样的。
还没有人来评论,快来抢个沙发吧!